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来的。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在总结先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指观面色;闻,指听声响和嗅味道;问;指咨询症状;切;指摸脉象。这几种诊法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最开始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相传为春秋战国时代秦越人扁鹊所做。望闻问切最早采用四字联称,则应置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要。”
望诊要用肉眼观察患者的神情形状,及其粪便来推断疾病的办法。闻诊是由听患者声音的强弱、高低和嗅味道两方面来分辨病况。接诊是由咨询患者生病的时间长短、过去病历、病痛所在,及其生活方式、饮食喜好等相关情况来判定疾病。切诊是检查患者的脉搏,根据脉象的改变去了解疾病。扁鹊是战国时期的科学家,本名秦越人。“扁鹊”一词本来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为人消除病痛的鸟,由于秦越人医术高超,因此百姓便尊称其为“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