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直译为:功绩不捐弃唐朝。这句话要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实不难,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功劳得不到肯定而放弃去做。事实上,“功不唐捐”这一个成语并不是表述功劳,而是指人的本质。即:不管你的功劳大小,作为一名忠诚义气得人,都应始终爱惜自己的本心,坚定不移。也就是说,这一个成语实际上是用来表达忠诚、坚定等内在品质的。
功不唐捐是什么意思
这一个成语的出处跟唐代名臣裴度相关。裴度,唐时玄宗朝的名臣,以其清廉公正及明辨是非的政治智慧而闻名。刘禹锡以前为裴度的履历写过一篇《象州裴相公庐》,当中提到:“春秋在斯,岁月弥新,致仕不仕,心旷神飞。功成名遂,退隐含修。不捐官幕,不负神明,四海靡一,父母何疑?”这段话的含义是:裴度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为了追求内心的真正需要的生活,他选择退隐。“不捐官幕”即“功不捐唐”,表示裴度不为了功利而舍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因此,“功不唐捐”这一个成语就是由裴度的履历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