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概念,指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状况(尤其指抽象化)的原因和根源。从总体上是指同辩证法压根对立的哲学理论。用单独的静止总和片面的见解去看世界,觉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独立和始终不变的。假如有变化,也只是数量调整和场所的变动,没有量变。而这些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但在事物外部,即因为外力促进。否定事物的矛盾是发展的核心。并且也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东西(如上帝、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上”是一个哲学名词,源于《易经·系辞》原话“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围,是指无形或未成形论的东西,与“形而下”表明有形或成型之物对称。2、“形上”是用来表明“道”(形上)与“器”(形上)之间的关系,即根源、主体、器皿、现象关系。3、“形上”此谓“道”,“形上”谓“器”。因此,我们所说的“形”便是“物”,“物”便是“物”的“物”,因此,所谓“物”的实际意思是说“道”。中国人十分重视这一“道”,觉得它起到主导作用,主宰了地上所有的“形”、“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