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始于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南京的革命党创建了临时政府,代表来自各省市的人群一致举荐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权统治下,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成立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国共两党交流。然而,不久之后,孙中山因病去世。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孙中山南下广州,举办国民党一大,组建黄埔军校,促进国共两党交流之后的孙中山没多久病逝。

民国是哪一年开始

1、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使得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比清末更为健全。由于没有长子继承权和战乱的影响,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够发达,因此土地被分割成了很小的区块。1910年,每户拥有的土地平均为2.62公顷,而到了1933年,这一数字降至2.27公顷。

2、尽管民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分布不太平衡,但相较于其他不发达国家而言,还算是较为平均的。在民国时期,并不普遍出现资本主义式的雇用工人租地来大规模经营农业的商业化现象。与此同时,5%的家庭却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而这部分土地的面积比例则占到了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